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金融 >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哪些

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08、09年金融危机美国和中国都采用了哪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2008年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主要是2001年互联网危机和911事件之后,美国的企业也是进入的低谷徘徊,于是开始把房地产业提升到了核心产业,不断推出房地产的促销政策,还喊出了让所有美国人都拥有自己的房产,大量的低收入人群以零首付或接近零首付持有房产,房地产衍生品泛滥成灾。而到了2008年前夕,出现了次级贷危机和衍生品爆雷,一场本以为可以实现房地产金融寄生的设想成为了一场黄粱美梦。

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哪些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担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且启动了无限制发行货币的权利。一场声势浩大的货币洪流就爆发了。

这还是其一,另外还要把手伸到了世界各地。

其二,要求日本和我国购买大量美国国债,为美元量化宽松开路;

其三,我国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出了4万亿计划。大量的经济刺激激活全球经济和购置大量的美国产品;

其四,要求欧洲进行货币贬值,推进产业发展,刺激欧洲经济发展和持续为美国提供大量的优质低价的产品,刺激美国的消费市场。

我国的四万亿投资不仅是为了减缓国内经济下滑的压力,其实也是在刺激全球产品的进口。给全球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量化宽松政策下,资金开始进入到了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中。而2008年的以基础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政策推出后,此后的这些年里一直保持的这个持续发展的势头。这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每年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数量超过1400年,按照这种的趋势,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80%为目标,我们还可以持续再推进15~20年。但疫情带来的农村和城市对流也是出现了迟缓,似乎在渐渐饱和的状态,如果一旦饱和,那么下一个风口会在哪里呢?

为什么各地刺激消费大多采用网上抢券的方式?

第一,采用消费券方式刺激消费是由我国居民高储备率的国情决定的。如果我国像美国那样直接发现钞,我们的居民很可能会存入银行。

第二,各地发放消费券,有通用型消费券,即什么产品都可以买,也有某种专类商品的消费券。这样作可以实现消费引导,一定程度上微调了消费结构。

第三,消费券一般都有消费有效期,集中发放可以集中清费,从而部分微调经济数据。

第四,消费券的发放针对不冋人群可以发放不同种类或用途的消费券,发放对象及数量都可不同,可以达到社会总公平的作用。比如专门对低保人员发消费券,可以增强社会稳定因素。

最后,祝读者您及家人健康幸福!

祝全民平安!

第一个问题:你花800元买了一张演唱会的门票,但是到会场门口发现丢了800块钱,你还会进场观看吗?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表示会看,毕竟票还在手上。

第二个问题:你花800元买了一张演唱会的门票,但是到会场门口发现门票丢了,你会再花800元买票进场看吗?这时候大部分人表示不会。

第三个问题:假定你打算到了会场再买票,买票前发现丢了800元,不过身上还是有足够的现金,你会不会买票进场看?这种情况下,有人会去,有人不去。

本质上这三个问题说了一回事儿,都是要去看一场门票800元的演唱会,在看之前都丢了800元钱或价值800元的东西,要看成这场演唱会,付出的成本都是1600元。但是,大多数人在三种情况下的选择却很不一样。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心里,钱跟钱是不一样的。这800元是用来买门票的,那800元是给孩子交学费的,都是800元却有着不一样的使命。

这就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提出的行为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心理账户

。人们会根据钱的来源、存储的方式或支付方式的不同,无意识地将本来毫无区别的钱加以分类进行管理,并且贴上不同的标签,比如血汗钱、救命钱、意外之财、私房钱等等。而不同标签的钱的花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血汗钱要省着花,救命钱不能随便花,意外之财抓紧花,私房钱得偷偷花。

从“心理账户”出发,就很容易理解补贴比减税更有助于刺激消费。

假设某地政府为刺激消费,有两种政策选择:一是为每位居民减税100元;二是向每位居民发放补贴100元。面对减税省下来的100元,居民会觉得“这本来就是我的血汗钱”,于是又放回到了那个叫做“血汗钱”的账户,不会大手大脚地花。而面对补贴100元,居民会觉得这是政府给我的“意外之财”,于是很开心地放入“意外之财”账户,出去吃个饭就消费了。

所以,在疫情初期为帮助企业活下去,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减税降费”,而在疫情形势缓解之后,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各地政府就开始密集向居民发放补贴。

不同的人边际消费倾向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100元的卷发给马云,他根本理都不会理;可是100元的卷发给月收入只有3000的人,他会马上把这个卷用掉。

所以,从促进消费的角度考虑,应该尽量把卷发给需要的人。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区分谁需要谁不需要?

一种方法就是假设“穷人”比“富人”更需要。这个很好理解。实际上这也是很多外国政府的做法,具体做法是看每个人缴了多少税。

网上抢卷是一种更简单的方法。需要的人,你自己来抢;不需要的人,他自然也不会费这个功夫。这比前一种方法更能“精准扶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融体系刺激消费措施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