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金融 >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征信

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征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内从事消费金融的公司有哪些?怎么看待国内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

区别于现金贷,这里的消费金融特指有消费场景的,资金直接给商户,借款人得到商品或者服务的模式,比如手机分期,去年火爆的医美分期等等。信贷服务有个特点,就是对于风险的判断是双向的,即一个信贷场景如果出借方认为是低风险的,那么借款人也会因为这是低风险场景而不愿意承受过高的利息。而消费分期由于默认借款人拿不到现金,只能拿到商品或者服务,套现成本高所以风险低,利息也只能比较低,高了就没人用了。但是所谓套现成本高是相对的,再高也无非就是单笔20%上下,算上免息期,比起有些现金贷(PayDayLoan)还是低的。

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征信

这就暴露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最大的问题:银行信用卡以及阿里腾讯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消费分期服务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优质人群,剩下的还需要使用其它消费分期服务的人群其实和现金贷(PayDayLoan)的借款人是同一群人,一边是年化24%以内的消费分期(部分分期业务最高到60%上下),一边是年化300%多的现金贷,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套现成本也就不算高了。进而导致很多消费分期的坏账率接近于现金贷。利息差了10倍多,坏账还差不多,那这业务的确也做不下去了。这还没有考虑消费场景商户恶意套现的情况,看看去年,现金贷公司赚大钱的能找出一大把,而做消费分期的公司赚钱的就没几个了,做不下去倒是有不少。网上搜下各种套现和口子的信息,就该明白如果阿里,京东和携程这样的公司都防不住恶意套现,那么别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号称自己技术强能够防住各类套现手段其实也未必那么靠谱。

这是根源上的问题,与消费场景是什么无关,看上去风险再低的场景,也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借款人的资质真的是好的,为什么会不用信用卡,不用花呗,不用京东白条,而选择提供很多个人隐私资料去申请一个利息更高的分期服务。还不如干脆一点,直接去做一个公认高风险的分期业务(比如蓝领手机分期),收更高的利息降低和现金贷之间的息差,也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可以投入到风控上。

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的业务做好风控还有可能取得超额收益,做不好好歹也有高收益来托底,而很多看似低风险的业务背后都影藏着未知的风险因素,一不小心就做成了高风险低收益。过去2年里涌入消费金融的创业公司真的就是一个个坑踩过来,从医美分期到教育培训,再到电动车,一路亏下来没几家赚钱的,和做现金贷的公司真的没法比。

对于该问题,经济观察报的小编认为,目前提供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中,除小额贷款公司、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外,线下贷款中介机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大都未持有金融牌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目前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提供金融产品,有些公司取得了牌照,不过没有任何牌照的公司却也仍然提供信贷和支付服务、出售保险产品,这样可能会带来竞争问题和金融稳定风险。

然而,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新金融正在突破金融监管机构的边界。近年多项(类)金融创新领域在兴起之时并未受到严格监管,如股权众筹、P2P、ICO等。

马上消费金融CEO赵国庆指出,“持牌合规是公司的立业之本。”风口上的消费金融更需要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持牌合规经营、服务百姓大众、鼓励科技创新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政策监管趋严格,行业逐渐成熟,不合规经营的公司终将被淘汰。

有关人士表示“当前的消费金融乱象,事实上国外很早就已经存在了,解决的根本途径是立法,形成制度约束。”他认为,场景、风控、数据积累和不良资产处置是未来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

有分析人士指出,银行与互联网巨头都瞄准金融科技的方向。金融科技在基础设施层面是数据,在应用层面是金融业务。银行目前缺乏用户行为数据,互联网巨头在业务丰富程度上也远不如银行,不管从业务还是技术层面,互联网巨头与银行的关系都是合作大于竞争。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有望成为一种趋势,金融+科技将呈现新局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电商消费金融怎么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