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银保监会消费金融统计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银保监会消费金融统计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保险口碑不好,再多都买不回来口碑,现在社会一现象——一听电话:卖保险的,赶忙挂断,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吗?估计还是保险业不诚信。现在做保险的惯用套路,电话,口头给你说得很好,很好,可真有事时,卖保险的说按合同为准,而合同里有很多霸王条款,霸王条款有90%的人没注意或读不懂,保险就是拿人们的大意来进行推销盈利的。
严格的讲3.8万亿不完全是保费收入,叫保险业务总收入比较合适,因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带有储蓄性质的理财分红险。2018年同比只增长3.9%,表面看这是近年来比较低的数据,比国家经济增长差了不少,其实,这是保险业转型的结果。
随着金融形势严峻,保监会开始引导转型。首先从新明确保险的职能,提出保险业姓“保”,这个含义就是说,保险的后备保障是核心职能,风险管理、资金运用等是衍生职能,保险业要回归本源。过往我们的人身险公司的业务结构很不合理,发达国家和地区理财型业务一般占比20%以下,保障型业务占比80%以上,我们恰好相反。根本原因是那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导致资金需求旺盛,各行各业到处圈钱,分享资本红利,保险业也不能例外。大量资金通过保险的渠道进入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一旦投资失利(经济下行,盈利能力减弱。),容易形成偿付风险,目前来看偿付能力充足,风险可控。因此,2017年以来保监会严格审核审批理财型产品,保险公司也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有价值有质量的期缴业务成为主打险种,高速增长的势头开始收窄,但保险业提质增效成果显现。
随着经济转型以及国民对保险需求的增强,保险业迎来了黄金十年,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购买保险。我国保险业是全球第二大市场,贡献了全球增量市场的40%。2018年我国保险深度约为4.22%(3.8万亿保险业务总收入比90万亿GDP),与发达国家平均7%以上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换个说法就是发展潜力很大,与十三五规划保费收入5万亿目标及保险深度5%目标相较,差距不大,应能提前实现。保险业需进一步提高治理管控水平,其服务能力尽快达到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匹配的程度。
收3.8 赔1 结余2.8 这就是中国的保险行业现状
大家可以算一下赔付率
保险行业就像春天的韭菜
雨后春笋都形容不了
为什么都这样趋之若鹜
就是这个样子高利润
等到赔付率达到80%了
中国保险行业就真正的良性循环
真正的保障与民了
谢谢邀请。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赔付支出1.23万亿元。二者之差2.57万亿,就是保险行业留存的金额。
要我看,咱们就得算一下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根据2018年中国GDP超90万亿、总人口14亿这两个数据,衡量中国保险水平的两个指标分别为4.22%和2714元/人。
这两个数据相较于2017年,一个降低了0.2%,一个提高了352元/人。这就是说,人均保费增加了,保险覆盖面略微降低了。
这个水平在国际上排什么名次呢?2017年的数据,保险密度位列全球第45位,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59%;保险深度位列全球第36位。2018年估计位次变动不会很剧烈。
除了保险深度和密度这组指标,还要看一看保费撬动了多大的杠杆。3.8万亿的保费,为全社会提供的风险保障是6897万亿,也就是说一块钱保费带来了1815元的或有赔偿。
一句话,中国保险业距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中国保险对风险的覆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全民保险意识还需要继续提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保监会消费金融统计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银保监会消费金融统计分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